有些人在社交場合總是能表現得很活躍,面對新朋友也能很快就打破僵局,沒過多久就像是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,他們是採用了什麼樣的方法做到的呢?
更氣的是明明就想認識對方,但緊要關頭卻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尷尬時刻。
掌握4點概念後,讓你即使碰到不熟的人也能有話聊:
1. 由安全話題開啟對話,不踩雷讓對方更願意開口
第一印象相當重要,根據首因效應的信息表示,初次見面得到的訊息作用會最強,持續的時間也長,也會對往後的印象產生影響。在知道人有這樣的心理作用後,所以在遇上新朋友時,由於雙方都還在摸索彼此的界線和異同之處,為了避免尷尬,更是要多加留意談話內容。
在第一次碰面還不清楚對方個性時,可以由食物、天氣、最近的時事等安全話題來開啟聊天對話,以一些輕鬆且日常的話題為主題來閒聊,讓對方願意開口。
此時如果對方不是個非常內向的人,多半會與你閒話家常。若話題是由你開啟,請多關注當下的聊天氛圍,記得別輕易聊一些瑣碎、沉重的事,否則可能會讓對方與你聊天的熱情迅速降溫。
2. 找出容易有同感的話題,來化解陌生的距離感
曾經在社交場合聽過像是這類的問答嗎?
「那麼你是哪裡人呢?….原來是這樣啊,我的岳父也是澎湖人」
「那麼你跟誰一起來的呢?…原來你是xxx的朋友,我是他的大學同學」
心理學上的「相似法則」曾提及,若談話對象發現與對方確實有相似之處,將會自然而然的提高親切感,換言之,我們傾向於對和自己相似的人產生好感。
而居住地、背景、經歷、年齡、共同的朋友、感興趣的事物等主題,就是比較容易在閒聊中找出相似之處的話題,不妨大方利用這類話題來迅速找出雙方的共通點。其中要注意的是,談論年齡和背景容易涉及到隱私,在對於對方還沒有初步了解時,不建議隨意的提起,若是提起了,也不應說出過於主觀的評價或是刺探到對方的隱私,應該讓彼此之間好不容易找到的共同處逐漸發酵,來化解陌生的距離感。
而找出有共鳴話題的訣竅,便是以開放式的問句,讓對方能完整回答方式來開啟話題,而不是問一些只能讓對方回答「是」或「不是」的簡答問句就結束了
延伸推薦)只要3步驟,一開口就能在5分鐘內贏得好感,陌生人也能馬上變朋友
延伸推薦)三言兩語,把話說到心坎裡!聊天心理學:對話決定關係,心理決定對話
3. 真心讚賞對方出色之處,讓對方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
如果真的找不到共同點也不用過於煩惱,這時其實你可以隨機應變,觀察對方展現出的特色或氣質,在發現對方的出色之處後,真心誠意地稱讚對方,並帶著誠意向對方請教,讓對方感受到你釋放出的善意與真誠,進而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。比如稱讚初次見面的異性選用的配件(手環、鞋子、手機殼等)很好看很適合他,遇到同性別的對方身材維持得相當好,也可以作為稱讚的引子,向對方請教秘訣來開啟話題。
前一陣子去球場打球時,朋友找來有個只有他認識的球友來一起湊隊,外表看起來相當嚴肅,也不太講話。後來大夥發現他既沒有我們這些人都共同擁有的鮪魚肚,而且體脂看起來也相當的低,引起大家發自內心的羨慕。此時有人一句「欸,有在練哦?」,聽到這樣的稱讚後,原本不吭一聲的他便像按下開關一樣開啟他的話匣子,不僅熱心的跟我們分享他增肌減脂的方法與運動菜單,更開心的邀請我們有機會揪團一起去跑馬拉松,扎實的運動知識讓大家學到了不少。
4. 聊到對方專長和興趣,能讓彼此越聊越開心
人們喜歡把話題圍繞在自己身上或是談論自己,因為不容易出錯也更好發揮。
所以若是不以自我為中心,反過來把關注聚焦在對方身上,就能聽到對方的更多近況。
閒聊時若能引起對方提及興趣或擅長的事物來作為聊天的題材,對方一但開啟話匣子,很有可能會聊到欲罷不能。
A:「平常放假有什麼放鬆的休閒娛樂嗎?」
B:「我假日偶爾會到野外待個兩天。」
A:「原來啊,是喜歡露營嗎?」
B:「我主要是喜歡拍日出,來和一些攝影的朋友分享照片。」
當對方把假日的寶貴時光花在了拍照上,對他而言攝影這樣的興趣肯定是在他心中占有不少份量,若你剛好對於攝影也有研究,相信馬上便會一拍即合,產生興趣相投相知相惜的感受。這時平常若能多接觸或體驗不同的事物,更能與不同人都有共同話題,對聊天有莫大的幫助。
當你對於對方的興趣所知不多時,不妨也向對方提問請教。對於自己的喜好,若是得到對方的認可後,不論是回答相關提問,或是談些專業的知識都會顯得開心。
A:「這是你拍的照片嗎?好專業啊。」
B:「對啊,這張是我上個月拍的。」
A:「我以前就想試著學拍照,初學者要怎麼開始會比較好?」
B:「可以啊,也許先從構圖開始練習,有機會可以一起去拍照。」
興趣愛好相較於其他話題,能有更多談話的發揮空間,同時也有助於提升彼此的認同感。
延伸推薦)聊天の祕技:心理溝通大師40年絕學,聊天高手才會的55個妙招
結語:
以上分享4點看法,希望能協助你更快與對方建立友誼關係。
當然,聊天談話的重點並不一定是總想著要取悅對方,而是當你練就傾聽和提問的能力後,便能掌握主動權來化解尷尬,更快贏得對方的好感。而在交談中,善於觀察生活、願意查證資訊的正確性、累積閱歷多的人更容易擁有獨到的觀點,這樣的內涵會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並前來與你交談。
延伸閱讀:
也許越來越多人覺得現在當面聊天的機會減少,反而在網路上的互動比較多。
有點煩惱該如何在訊息中和陌生人破冰,甚至和心儀的對象打開話夾子
這本書也許能為你帶來一些靈感